石材“水斑”的原因與預防措施研究
“水斑”是石材表面出現的不易自然干燥的濕痕,是石材濕法粘貼(即直接用水泥沙漿粘貼)后最經常見到的石材病變之一。水斑嚴重影響石材的裝飾效果,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清除水斑都比較困難,往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,有的甚至不得不更換石材。然而,石材的安裝在墻面和大部分地面,許多情況下都離不開濕法粘貼。因此,了解水斑形成機理,并由此采取恰當的預防措施,以避免出現水斑已經成為廣大業主和施工單位十分關注的技術問題。為此,我浙江大學化學系石材研究室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研究,本文主要分析了水斑形成的原因,驗證了一系列預防措施,提出了一種簡單可行的檢測石材防護劑預防水斑效果的實驗方法。
1實驗
為了研究水斑形成機理和防護劑預防效果,我浙江大學石材化學研究室模擬石材大面積濕法粘貼情況,設計實驗方法如下:
1.1水斑制作實驗:用容積為(160×160×25)mm寬邊盒子,將(240×240)mm塑料薄膜從盒頂水平放下,四邊保留等寬,放人10mm厚水泥砂漿(水泥和沙子按1:2.5用水進行配制),震動平整,墊入8mm高小石墊,將(150×150×20)mm石材樣品底面朝下密貼于水泥砂漿上,水泥砂漿將沒至石材厚度的約1/2處,將塑料薄膜四邊覆蓋石材表面邊沿5mm,用塑料膠帶密封四周10mm,確保封閉水泥砂漿的水蒸汽通道,放置7天,每天定時稱重,記錄,觀察試樣表面狀況,顯微拍照,取樣分析。
1.2水泥中過量鹽、堿和添加劑影響實驗:將定量鹽、堿或添加劑分別混入水泥砂漿,按1.1.方法制作試樣,觀察試樣表面狀況,記錄,顯微拍照,取樣分析。
1.3防護劑效果實驗:將石材防護劑(底面防護劑或飾面防護劑)按要求涂覆石材樣品,干燥后按1.1.方法制作試樣,觀察試樣表面狀況,記錄,拍照。
2水斑形成原因
按照1.1.水斑制作實驗和1.2.水泥中過量鹽、堿和添加劑影響實驗方法,只要密封狀況良好,在國產芝麻白(G3503)和美國白麻(A14)等天然花崗石樣品上水斑將如期出現。經顯微鏡觀察和取樣分析得到如下結果和推論:
(1)、堿一硅酸凝膠體:顯微鏡可明顯觀察到水斑的凝膠類物質,取樣分析表明從石材底面遷移到表面的水泥凝固物中凝膠類物質占70%以上,x射線衍射、核磁共振等實驗表明水泥的凝膠體為層(網)狀結構,其比表面積達到200~600cm2/g,凝膠孔的大小為15~3oA,僅比水分子大一個數量級。這些凝膠體具有較強的吸水性和一定的水滲透性(滲透系數約為10 ends),它們占據在石材表面層的微孔隙中。凝膠體極細小的微孔中吸附著水分,呈現出半透明狀,使表面光的反射率發生變化,粗看起來很象是石材被潤濕了。
(2)、吸濕性鹽、堿: 在水泥中加入NaC1、NaOH、CaC1 、i乙醇胺等水溶性鹽、堿或水泥添加劑,表面取樣分析表明它們也遷移到了石材表層。這些鹽、堿或水泥添加劑隨著凝膠類水斑的出現而加重了水斑現象,甚至出現了鹽、堿斑痕一水泥細集料中的堿性氧化物包括Na O、K O等,其堿含量一般大于0.6%,有的達到1.5%,當它們與水混合后水解生成氫氧化鈉、氫氧化鉀等水溶性堿類,這些堿繼續與粗集料中的白云石粉等反應(堿一碳酸鹽反應)生成碳酸鈉和氫氧化鈣等鹽、堿,或者與粗集料中的非晶型活性二氧化硅(SiO )反應(堿一硅酸反應)生成堿一硅酸凝膠體(C—S—H凝膠等)。另外,許多水泥添加劑,如早強劑和抗凍劑等都能帶入可溶性鹽類(如氯化物等)。實驗證明濕法粘貼后水泥水化反應中過量的堿、生成的鹽、以及各種添加劑帶入的可溶性鹽、堿,都可以通過毛細作用遷移到石材表層。由于易潮解鹽、堿具有較低的水蒸汽壓,它們將吸附空氣中的水分直至達到與外界水蒸汽壓的平衡,而石材微孔隙產生的附加壓力(微孔毛細現象)使平衡更加有利于吸附更多的水分。因此,不論外界天氣如何,石材表面層的水總是很難干燥。
3水斑預防措施
(1)、水泥成分的影響:我們用不同類型和品牌的水泥進行實驗發現,各種水泥都會出現水斑現象, 包括硅酸鹽水泥和硫鋁酸鹽水泥等。但是某些劣質水泥堿含量和某些有害雜質含量嚴重超標,明顯導至更多的吸濕性鹽、堿遷移到石材表層,甚至出現銹斑等其他斑痕。因此,建議使用可靠品牌的水泥。
(2)、水泥中水含量的影響:將水泥和沙子先按1:1配好(考慮到沙子的沉降), 分別再加人0.3,0.4,0.5,0.6份水,實驗發現水泥沙漿中水含量越高, 樣表面出現水斑的速度越快,水斑現象越嚴重?因此,建議石材濕法粘貼時應盡量減少水泥中水的含量和水泥沙漿的用量,即可使用半干水泥或在石底面刮漿的方式粘貼。
(3)、水蒸汽通道的影響:實驗發現若在水斑制作實驗中,不讓塑料薄膜覆蓋到石樣表面,即保持石樣四邊呈不封閉的敞開狀態,水斑將不會出現。主要原因是水泥中的水分能夠從石樣四周蒸發,石材微孔對水溶液的毛細管提升動力減弱,使水泥水化反應產生的凝膠和堿、鹽無法遷移到石材表面。因此,建議在石材濕法粘貼時可設計和預留適當數量的水蒸汽通道,這是避免出現水斑的有效措施之一。
(4)、水泥添加劑的影響:如前所述,實驗證明濕法粘貼后水泥中的各種水溶性添加劑的鹽、堿離子都可以通過毛細作用迂移到石材表層。另外,我們還實驗了添加石膏粉和粉煤灰等吸濕性固體材料.未發現明顯的預防水斑的作用。也實驗了添加丙烯酸乳膠和水玻璃等防水膠,發現它們降低滲透性的能力有限,相反增加了清除水斑的難度。因此,建}義在石材濕法粘貼時應盡可能避免盲目使用各種水泥添加劑。
(5)、石材底面和飾面防護劑的預防作用:石材防護劑按使用部位可分為底面型和飾面型兩大類。按成膜特性又可分為成膜型(或封閉型)和滲透型(或透汽型)。成膜型防護劑能夠在石材表面形成一層薄膜,阻止吸濕性鹽、堿或水泥凝膠體進人石材,往往作為底面型防護劑使用(例如,浙大fy72石底防護劑);滲透型防護劑,一般不會改變石材的外觀,靠界面張力阻止液態水的滲人,并保持天然石材對于水蒸汽的呼吸功能,往往作為飾面型防護劑使用(例如,浙大P52水性多功能防護劑)。對于底面型P72和飾面型P52石材防護劑單獨使用和組合使用的典型實驗結果見表1
由表1可知,不正確地使用石材防護劑將起不到防護效果;飾面型防護劑難以替代底面型防護劑的作用,但有加強的阻隔水滲透的作用。
總之,防護劑預防石材水斑的效果可由本工作所提的實驗方法來測定,本實驗方法簡單可行,石材防護劑用戶可根據需要對所購產品進行預防效果檢測。當然底面型防護劑還應進行粘貼強度檢測:
4結論
(1)、水斑形成的原因是:用水泥濕法粘貼石材時,堿一硅酸凝膠體和鹽、堿等吸濕性物質滲入石材內部后,使石材表面產生的不易自然干燥的濕痕。
(2)、預防石材水斑的措施有:①避免使用劣質水泥;②盡量減少水泥中水的含量和水泥沙漿的用量;③預留水蒸汽通道;④不要盲目使用水泥添加劑等。
(3)、必須正確使用石材防護劑和使用可靠的防護劑。任何防護劑預防水斑的效果可用本工作所提出的實驗方法來測定。